年入30亿的国产饮料巨头,要“卖身”变外资了?大窑官方回应

zhq 2025-07-10 阅读:5 评论:0
  资本市场早已嗅到风声:这场谈判已秘密进行近一年,交...

  资本市场早已嗅到风声:这场谈判已秘密进行近一年,交易若达成,将是疫情后美元基金在中国消费领域最大并购案。

  从吴京代言广告刷屏全国,到烧烤摊玻璃瓶碰撞的“国民碰杯声”,年入30亿的大窑,正站在“卖身”外资与坚守国货的十字路口。

  “不予置评”——美国私募巨头KKR,拟收购国产汽水大窑85%股权,消息引爆网络时,大窑官方用这四个字挡回了所有追问。

  大窑被推上风口浪尖始于2025年6月

  美国私募股权机构KKR被曝拟收购一家中国饮料公司85%股权,多家媒体援引知情人士消息称收购目标正是内蒙古大窑饮品。

  面对追问,大窑的回应始终是“不予置评”或“不方便评论”,与2023年底坚决否认可口可乐收购时的斩钉截铁形成鲜明对比。

  资本市场的嗅觉更为敏锐

  KKR素有“华尔街收购之王”称号,管理资产超6600亿美元,在中国曾投资、Moody美瞳等消费品牌。

  其收购逻辑清晰:用资本撬动高增长赛道头部企业,通过供应链和管理赋能换取长期回报。

  对大窑而言,这已是2025年第二次资本传闻。

  年初赴港IPO募资5亿美元的消息刚被否认,如今收购传闻再起,折射出区域品牌全国化扩张的资金饥渴。

  饮料界逆袭教科书

  前身是1983年呼和浩特濒临倒闭的八一饮料厂,2006年更名大窑食品厂时,仍是偏居一隅的“草原雪碧”。

  真正的转折发生在2021年:与营销公司华与华合作推出“大汽水,喝大窑”魔性口号,次年签约吴京代言,央视广告与地铁、电梯屏全面轰炸,仅2022年广告就覆盖5.52亿人次。

  营销只是表象

  大窑真正的杀手锏是“餐饮渠道+极致性价比”组合拳。

  避开可口可乐、百事可乐垄断的商超,主攻中小餐馆,用520ml玻璃瓶装仅售5元的策略撕开市场。

  经销商透露,一瓶大窑进价约3元,餐馆售价6-10元,利润空间远超可乐。

  而北冰洋等竞品同等容量售价高达15元,大窑的单位毫升价格仅为对手1/3。

  凭借“让利终端”策略,大窑迅速攻占百万家餐饮店,85%销售额来自烧烤摊、拉面馆的碰杯场景。

  渠道数据印证了野蛮生长:经销商超千家,终端网点百万余个,31个省市全覆盖;七大生产基地从内蒙古辐射至山东、安徽,2023年营收突破30亿元,2024年预计冲击50亿。

  在北方大排档,“无大窑不开席”已成消费暗号。

  光鲜数据背后,暗礁已浮现

  首当其冲的是“玻璃瓶困境”,运输半径仅500公里,导致南方市场渗透缓慢。

  福建沙县店主直言“南方基本看不到大窑”,不仅因本地饮料竞争激烈,更因南北方口味差异:南方消费者偏爱凉茶而非碳酸饮料。

  即便在西南地区,火锅店月销仅10箱,自助餐厅因滞销放弃进货。

  产品单一化,如悬顶之剑

  尽管推出无糖茶、植物蛋白饮料等新品,餐饮店主反馈“最好卖的只有经典款大窑嘉宾”。

  而竞品加速包抄:伊利推出奶啤攻占餐桌,用“买十箱送冰柜”政策争夺大排档,元气森林以“卖不掉全款退货”承诺撬动经销商。

  健康争议同样发酵

  黑猫投诉 平台频现玻璃瓶爆炸案例,配料表中的阿斯巴甜、甜蜜素被“成分党”质疑,社交平台上“六块钱不如买NFC果汁”的吐槽折射消费者价值重估。

  当Z世代用健康标尺衡量饮品,大窑“高糖怀旧饮料”的标签愈发刺眼。

  资本层面的博弈同样微妙

  企查查股权穿透显示,创始人王庆东通过上海蒙清公司控制大窑80%股权,个人持股比例达68.87%。

  绝对控制权下,2023年他对外宣称“从未计划被外资控股”的宣言言犹在耳。

  但重资产扩张正消耗现金流:陕西工厂投资12.6亿,山东基地耗资更甚,七大生产基地建设需持续输血。

  行业分析师点破残酷现实:“汽水赛道增长见顶,一级市场资本冷淡,大窑背后的钱可能撑不了太久。”

  而KKR的诱惑显而易见,资金注入可解产能之渴,供应链管理经验能突破物流瓶颈,国际化资源或助南方破局。

  相比可口可乐可能“雪藏品牌”的操作,私募基金通常保留原团队经营自主权。

  市场用脚投票的迹象已然显现

  小红书用户晒出餐馆大窑涨价至10元的照片,河北店主计算单瓶利润不及啤酒:“大窑通常一人一瓶,啤酒却能卖一桌。”

  当蜜雪冰城4元柠檬水、农夫山泉5元茶π围攻平价市场,大窑的性价比护城河正在塌陷。

  收购传闻发酵期间,大窑悄然上线三款新品:益生元果汁汽水、白桦树汁汽水和瓶装无糖茶。

  玻璃瓶身印着“SINCE 1983”字样,强调着41年国货基因。

  #图文打卡计划#

  举报/反馈

版权声明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百度立场。
本文系作者授权百度百家发表,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分享:

扫一扫在手机阅读、分享本文

发表评论
热门文章
  • 遇见小面闯关港股:单店日均销售额下滑,屡因食品安全被点名

    遇见小面闯关港股:单店日均销售额下滑,屡因食品安全被点名
    记者|赵阳戈 一家“接地气”的公司将要亮相联交所。近日,广州遇见小面餐饮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遇见小面)披露招股说明书,拟登陆联交所,招银国际为独家保荐人。 来源:联交所遇见小面成立已11年,开店增至380家,2024年卖出了11亿元的营业额。盈利方面,虽说在2022年因疫情录得亏损,但2023年实现扭亏,2024年有逾6000万元的净利润。 据了解,遇见小面还将继续扩张,2025年、2026年及2027年,计划在中国内地、中国香港及海外分別新开设约...
  • “免签圈”扩容,旅游平台:今年以来巴西等国入境游订单显著增加

    “免签圈”扩容,旅游平台:今年以来巴西等国入境游订单显著增加
    据新华社报道,外交部发言人林剑5月15日在例行记者会上说,为进一步便利中外人员往来,中方决定扩大免签国家范围,自2025年6月1日起至2026年5月31日,对巴西、阿根廷、智利、秘鲁、乌拉圭持普通护照人员试行免签政策。上述5国持普通护照人员来华经商、旅游观光、探亲访友、交流访问、过境不超过30天,可免办签证入境。“免签圈”扩容将进一步促进中国入境旅游的利好发展。当天,携程数据显示,今年以来,该平台上入境游订单量比去年增长接近翻倍。新增的五国入境游潜力巨大,今年以来阿根廷入境游...
  • 长城基金梁福睿:解码创新药的DeepSeek时刻

    长城基金梁福睿:解码创新药的DeepSeek时刻
      今年以来,医药板块尤其是创新药领域迎来一波强劲复苏,但在近期市场调整中也出现了波动。不过,创新药板块的长期投资价值依然显著。长城医药产业精选基金经理梁福睿认为,类似于DeepSeek,未来市场会更加认知到中国创新药从追赶到超越的实力。   在“515”全国投资者保护宣传日来临之际,基金经理...
  • 外交部:国际社会广泛理解和支持中方不同意台参加世卫大会的决定

    外交部:国际社会广泛理解和支持中方不同意台参加世卫大会的决定
    5月15日,外交部发言人林剑主持例行记者会。有记者提问,据了解,第78届世界卫生大会将于5月19日开幕,台湾地区方面迄今没有收到与会邀请。中国政府对此有何评论?林剑表示,在中国台湾地区参与国际组包括世界卫生组织问题上,中方的立场是一贯明确的,即必须按照一个中国原则来处理,这也是联合国大会第2758号决议和世界卫生大会25.1号决议确认的根本原则。中国台湾地区在未经中央政府同意的前提下,没有任何根据理由或权利参加世卫大会。台民进党当局顽固坚持“台独”分裂立场,导致台湾地区参加世...
  • 美联储主席鲍威尔:美国可能进入更频繁、更持久的 “供应冲击” 时期

    美联储主席鲍威尔:美国可能进入更频繁、更持久的 “供应冲击” 时期
      美联储主席杰罗姆・鲍威尔周四表示,美国可能进入供应冲击更频繁、通胀更不稳定的时期,这需要央行采取更透明的沟通方式。   鲍威尔在启动对央行货币政策框架五年一次的评估时发表了上述言论。   “关键问题在于如何让公众更广泛地理解经济普遍面临的不确定性,” 鲍威尔在华盛顿的演讲中表示,并预测 “...
标签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