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年累亏上亿元,卧安机器人何时盈亏平衡?

zhq 2025-06-15 阅读:176 评论:0
随着AI大模型技术的迅猛发展,人形机器人正成为资本市场...

随着AI大模型技术的迅猛发展,人形机器人正成为资本市场关注的新风口。全球科技巨头和初创企业纷纷布局这一赛道,推动人形机器人从实验室走向产业化。市场普遍看好AI大模型赋能下人形机器人的商业化潜力,尤其是在智能制造、服务业、医疗等领域的应用前景。与此同时,政策支持和技术突破的双重驱动,使得人形机器人赛道融资活跃,成为全球资本竞相追逐的科技投资新高地。高盛预测,到2035年,人形机器人市场规模有望达到1540亿美元。

在这样背景下,机器人企业接连向资本市场发起冲击。近日,卧安机器人(深圳)股份有限公司(简称“卧安机器人”)向港交所主板递交上市申请,、华泰国际为其联席保荐人。

细分市场行业龙头,仍难逃亏损困境

招股书显示,卧安机器人是一家AI具身家庭机器人系统提供商,致力于构建以智能家庭机器人产品为核心的生态系统。公司产品的品牌名称为SwitchBot,用户可以通过SwitchBot App随时与产品互动,满足彼等不同家庭生活需求。

根据弗若斯特沙利文报告,按2024年零售额计,卧安机器人以11.9%的市场份额在AI具身家庭机器人系统领域位居全球第一,且是全球唯一布局家庭机器人全品类的AI具身家庭机器人系统提供商。其旗舰品牌SwitchBot在全球,特别是核心市场表现强劲,自2022年起连续三年蝉联日本AI具身家庭机器人系统市场零售额第一。

市场地位领先,公司营收也连年增长。2022年、2023年及2024年(以下简称“报告期”),卧安机器人实现收入分别约为2.75亿元(人民币,下同)、4.57亿元、6.1亿元。

智通财经了解到,SwitchBot Bot于2017年推出,为全球首款手指机器人;此后公司于2020年推出全球首款窗帘机器人SwitchBot Curtain,于2022 年推出全球首款指纹门锁机器人SwitchBot Lock,并于2023年推出全球首款商业化增强型移动机器人SwitchBot S10。

截至目前,公司SwitchBot App的注册用户逾310万名,且已有超过910万台设备连接到SwitchBot App。目前,公司的产品销往全球逾90个国家及地区,在世界各地逾2000间线下零售店可供购买。已注册SwitchBot App的所有用户中约55.2%已连接两款或以上SwitchBot产品至SwitchBot App。

分产品来看,公司的产品分为AI具身家庭机器人系统产品及其他智能家庭产品与服务两大类。其中,AI具身家庭机器人系统产品是公司的主要收入来源,包括增强型执行机器人及感知与决策系统,公司近九成营收来源于此。截至目前,公司的AI具身家庭机器人系统产品共有涉及42个SPU的七个产品类别。

分地区来看,卧安机器人的产品销往全球超过90个国家及地区。其中,日本是卧安机器人最大的市场,报告期内,公司六成营收均来自此市场。其次为欧洲市场及北美市场。

智通财经注意到,近年来来自欧洲市场的营收占比呈波动上行状态,来自该市场的营收从2022年的4619.3万元增长至2024年的1.30亿元,最近三年复合增长率超过68%,营收占比也从16.8%增长至21.4%。相较之下,来自北美市场市场营收占比则呈现波动下行态势,从2022年的17.3%下滑至2024年的15.9%。来自世界其他地区的营收占比则维持5%左右。

从销售和分销网络来看,公司通过DTC渠道、零售商渠道及分销渠道来销售产品。值得注意的是,亚马逊是公司最重要的渠道,公司超半数营收来源于此。报告期内,公司来自Amazon SC的销售收入分别为7981.7万元、1.20亿元及1.73亿,占比分别为29.1%、26.3%及28.4%;来自Amazon VC收入分别为1.45亿元、1.78亿元及2.18亿,占比分别为52.8%、38.9%及35.8%。

在客户方面,公司主要向终端客户、零售商及分销商销售产品。截至2022年、2023年及2024年12月31日止年度,五大客户产生的收入分别为1.64亿元、2.29亿元及2.89亿元,分别占同年总收入的59.6%、50.2%及47.4%。

虽然业务高速发展,但卧安机器人仍未摆脱亏损。报告期内,公司亏损分别为8698.3万元、1637.6万元、307.4万元,三年累亏1.06亿元,不过公司亏损已大幅收窄。

在这样的背景下,公司也面临着一定债务压力。截至2022年、2023年及2024年,卧安机器人分别录得流动负债净额1.09亿元、1.37亿元及1.99亿元。截至2025年4月底,这一数值收窄至1.57亿元。巨大的债务压力或许正是公司迫切想要上市的主要原因之一。

人形机器人行业前景广阔

从行业来看,指出,人形机器人应用场景广泛,包括工业、商业、民用、特种甚至外太空,是工业机器人与其他自动化设备的有力补充;未来人形机器人全球规模可达数万亿元级别,不逊色于3C、新能源汽车;产业链将迎来极大放量,同时伴随价格下行。

中航证券认为,人形机器人产业趋势明确,目前产业进入从0到1的重要突破阶段,2024年将是突破量产的关键一年。到2030年全球人形机器人累计需求有望达到约200万台,对应市场空间约5700亿元。高盛预测,到2035年,人形机器人市场规模有望达到1540亿美元。

而卧安机器人所处的AI具身家庭机器人系统行业的前景可谓广阔。

按零售额计,全球AI具身家庭机器人系统行业的市场规模从2022年的22亿元增长至2024年的59亿元,期内复合年增长率约为63.7%。在消费者对便捷舒适家庭体验的需求日益增长、机器人系统采用模块化设计、AI边缘计算的应用及新兴视觉 — 语言 — 动作(“VLA”)技术等因素推动下,全球AI具身家庭机器人系统行业的市场规模预计将达624亿元,2024年至2029年 的复合年增长率约为60.2%。

其中,按零售额计,全球感知与决策系统行业的市场规模从2022年的7亿元增长至2024 年的23亿元,复合年增长率约为75.7%,预计于2029年达319亿元,2024年至 2029年的复合年增长率约为69.0%。按零售额计,全球增强型执行机器人行业的市场规模从 2022年的13亿元增长至2024年的32亿元,复合年增长率约为57.0%,预计于 2029年将达260亿元,2024年至2029年的复合年增长率约为52.3%。

综合来看,在AI具身家庭机器人系统这一较为细分的市场上,卧安机器人已成为行业的先行者。伴随着市场需求的扩张,公司的业务规模和营收均实现增长。但在重重优势下,公司却仍深陷亏损及负债困境。随着人型机器人市场热度持续,卧安机器人能否突破当前困局?让我们继续关注。

版权声明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百度立场。
本文系作者授权百度百家发表,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分享:

扫一扫在手机阅读、分享本文

发表评论
热门文章
  • 遇见小面闯关港股:单店日均销售额下滑,屡因食品安全被点名

    遇见小面闯关港股:单店日均销售额下滑,屡因食品安全被点名
    记者|赵阳戈 一家“接地气”的公司将要亮相联交所。近日,广州遇见小面餐饮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遇见小面)披露招股说明书,拟登陆联交所,招银国际为独家保荐人。 来源:联交所遇见小面成立已11年,开店增至380家,2024年卖出了11亿元的营业额。盈利方面,虽说在2022年因疫情录得亏损,但2023年实现扭亏,2024年有逾6000万元的净利润。 据了解,遇见小面还将继续扩张,2025年、2026年及2027年,计划在中国内地、中国香港及海外分別新开设约...
  • “免签圈”扩容,旅游平台:今年以来巴西等国入境游订单显著增加

    “免签圈”扩容,旅游平台:今年以来巴西等国入境游订单显著增加
    据新华社报道,外交部发言人林剑5月15日在例行记者会上说,为进一步便利中外人员往来,中方决定扩大免签国家范围,自2025年6月1日起至2026年5月31日,对巴西、阿根廷、智利、秘鲁、乌拉圭持普通护照人员试行免签政策。上述5国持普通护照人员来华经商、旅游观光、探亲访友、交流访问、过境不超过30天,可免办签证入境。“免签圈”扩容将进一步促进中国入境旅游的利好发展。当天,携程数据显示,今年以来,该平台上入境游订单量比去年增长接近翻倍。新增的五国入境游潜力巨大,今年以来阿根廷入境游...
  • 长城基金梁福睿:解码创新药的DeepSeek时刻

    长城基金梁福睿:解码创新药的DeepSeek时刻
      今年以来,医药板块尤其是创新药领域迎来一波强劲复苏,但在近期市场调整中也出现了波动。不过,创新药板块的长期投资价值依然显著。长城医药产业精选基金经理梁福睿认为,类似于DeepSeek,未来市场会更加认知到中国创新药从追赶到超越的实力。   在“515”全国投资者保护宣传日来临之际,基金经理...
  • 外交部:国际社会广泛理解和支持中方不同意台参加世卫大会的决定

    外交部:国际社会广泛理解和支持中方不同意台参加世卫大会的决定
    5月15日,外交部发言人林剑主持例行记者会。有记者提问,据了解,第78届世界卫生大会将于5月19日开幕,台湾地区方面迄今没有收到与会邀请。中国政府对此有何评论?林剑表示,在中国台湾地区参与国际组包括世界卫生组织问题上,中方的立场是一贯明确的,即必须按照一个中国原则来处理,这也是联合国大会第2758号决议和世界卫生大会25.1号决议确认的根本原则。中国台湾地区在未经中央政府同意的前提下,没有任何根据理由或权利参加世卫大会。台民进党当局顽固坚持“台独”分裂立场,导致台湾地区参加世...
  • 美联储主席鲍威尔:美国可能进入更频繁、更持久的 “供应冲击” 时期

    美联储主席鲍威尔:美国可能进入更频繁、更持久的 “供应冲击” 时期
      美联储主席杰罗姆・鲍威尔周四表示,美国可能进入供应冲击更频繁、通胀更不稳定的时期,这需要央行采取更透明的沟通方式。   鲍威尔在启动对央行货币政策框架五年一次的评估时发表了上述言论。   “关键问题在于如何让公众更广泛地理解经济普遍面临的不确定性,” 鲍威尔在华盛顿的演讲中表示,并预测 “...
标签列表